第235章 建国_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笔趣阁 >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 第235章 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5章 建国

  随着英国的正式声明,承认了东非六国——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索马里以及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独立地位,这片古老东非的土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然而,在王一民看来这些国家还远远达不到建国的条件,并未急于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现在东非六国都处于军阀割据的趋势,国内的不安定因素如同潜伏的暗流,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滔天巨浪。

  对六国来说利用建国前这一混乱阶段时机,大力清除那些可能破坏国家稳定的隐患,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建国前独立组织不用纠结于法律的约束,可以最大程度上清除所有的反抗势力或有反抗意图的组织。

  要说这些反抗势力大部分都是殖民时期英国留下的各种暗手。

  这些暗手如同英国在东非大地上的隐秘根系,深入各个角落,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生态。

  在独立战争阶段,英国为了维护其在东非的利益,扶持了众多地方势力,这些势力在英国投降后仍然活跃在东非大陆,对新生政权构成了威胁。

  以肯尼亚为例,经过重组后的肯尼亚包含了原来的肯尼亚地区、乌干达地区以及南苏丹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区域。

  在独立战争期间,英国在乌干达和南苏丹地区分别扶植了亲英势力。

  像乌干达的达达尼组织,由达达尼地区的黑人组成的反政府武装,现在控制着整个乌干达西部包括卢旺达地区。

  同理在南苏丹苏菲尼亚地区就被当地的武装牢牢掌控着。

  这些地方势力把控着当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如果肯尼亚独立不加以清除,这些势力很可能在建国后成为肯尼亚局势动荡的根源。

  类似的情况在坦桑尼亚、索马里、赞比亚以及津巴布韦这些大国中也普遍存在。

  英国在这些国家里布下了2-3个不等的亲英势力,这些势力如同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因此,对于各国的独立政权来说,清除这些反动势力成为了他们建立一个稳定政权的前提。

  经过王一民的一番解释,各个独立武装充分认识到了这些地方势力巨大的威胁。

  最终在王一民为代表的皇室资本的暗中支持下,肯尼亚、索马里等各国独立政权发动了了长达近一年半的内战。

  这场内战超乎想象的残酷,但内战也为新生政权清除了所有的不安定因素,通过清除反动势力,各国独立政权得以稳固地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地位。

  同时,通过内战各独立武装清除了大量不法庄园主,收取了大量的土地,这都为建国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历史的长河中,1963年9月18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在这一天,马拉维率先完成了马拉维境内的统一大业,独立政权牢牢地掌控了国内的每一寸土地,这是一个国家重生的开始,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随着国家统一的完成,紧锣密鼓的建国筹备工作也随之展开。

  仅仅一周后,即当月的9月25日,在马拉维的首都利隆圭,一个崭新的国家——马拉维民主共和国正式向世界宣告成立。

  此时华人作为马拉维的主体民族,独立政府为了稳固政权,必须寻找一个有分量的靠山。

  怎么说马拉维对于美国苏联这两个庞然大物来说,还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国。

  在王一民的措施下马拉维的独立政府自然而然地投向了南洋,尊刘铭华为国家的皇帝,这样刘铭华再次成为马拉维国家的名义上的领袖。此时,早已完成了对各国的访问回到星海的刘铭华无所事事;于是为了表示皇家对新加入的马拉维的重视。

  刘铭华带着皇后伊丽莎白来到利隆圭,共同出席了马拉维的开国典礼,这可是莫桑比克等国没有的待遇。

  为此刘铭华还收到大量来自莫桑比克、刚果等国的投诉。

  这也没办法,谁让那时候正处战乱,刘铭华还必须坐镇大后方呢,哪能轻易涉险。

  马拉维的开国典礼虽然比较仓促,但是喜庆气氛一点没减。

  在开国典礼的喜悦还没消散,刘铭华就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

  他代表皇室将向马拉维提供2亿星币的投资,旨在帮助马拉维尽快走出战乱的阴影,重建家园,振兴经济。

  对于马拉维这个小国来说,2亿星币可是一笔巨大的天文数字,有了这些钱,马拉维的很多工程都能实施了。

  马拉维的建国热潮很快蔓延到了整个东非地区。

  一时间独立如同感染一般,紧随马拉维之后,赞比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索马里以及肯尼亚等国家也纷纷在1963年前宣布建国。

  大家可不要以为建国是这么容易的,所有国家都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这其中肯尼亚尤为厉害。

  肯尼亚地区的内战尤为残酷,战火纷飞,生灵涂炭,主要原因还是在乌干达和南苏丹等地有大量的地方势力被英国人武装起来。

  由于各方势力相差没那么大,所以才让这场内战变得异常复杂和激烈。

  为此王一民不得不派出了龙组成员,对地方武装的领导层实施了暗杀,引起地方势力内乱,独立军才能以少量的损失取得全境的控制。

  否则随后,即使独立军胜利,独立军也是惨胜,那是独立政府还有没有能力,掌控住全国还是两说。

  说不定没美国,苏联随意扶植几个组织,肯尼亚的胜利果实就被摘走了。

  经过漫长斗争,最后在1963年11月25日肯尼亚的独立军才堪堪强控住全国。

  不过建国的艰难,预计建国后,肯尼亚政府肯定会对乌干达和南苏丹等地的黑人土着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他们再次抱团,引起动乱。

  肯尼亚的政府为了保证对乌干达和南苏丹的控制,新成立的肯尼亚民主共和国定都在乌干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坎帕拉。

  坎帕拉位置基本位于肯尼亚的中心,距离南苏丹地区和肯尼亚地区的距离差不多。

  同时,坎帕拉是乌干达地区最大的城市。

  坎帕拉坐落在维多利亚湖北岸,城区距离湖岸仅11公里。

  坎帕拉远离海岸,不会轻易受到来自大海上的威胁。

  同时此时维多利亚湖周圈的坦桑尼亚同为华人国家,是肯尼亚的天然盟友。

  全城建在7个山头上,海拔1190米,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坎帕拉虽然临近赤道,因地势较高,气候并不炎热。

  另外,维多利亚湖碧波荡漾,岸边棕榈树摇曳,坎帕拉城区建筑雄伟,街道宽阔,树木葱郁,鲜花盛开,景色秀丽,所以坎帕拉是非洲的一座着名的旅游城市。

  每年来到这里旅游、观光、度假、避暑的人很多。

  所以坎帕拉作为肯尼亚的首都是不二选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